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马俊提交《关于在我区探索特色农业全领域AI应用的提案》,建议出台专项补贴政策、人才培养引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探索AI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动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提案介绍,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干旱、洪水、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叠加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育率下降,国内农村适龄劳动力总量加速减少。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搭载AI系统的农业机器可以全面辅助人员完成各项高难度作业,广泛应用智能装备是解决劳动力短缺、提升生产水平的最佳途径之一。AI技术为农业提供强大的精准指导与决策支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种植业,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AI模型,可以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状态,预测作物生长趋势;在养殖业里,AI有能力实现对动物个体的精准识别,将牲畜的生长情况转化为数据,保障稳定的出栏率,保证肉制品安全,防止疫病扩散。但AI赋能特色农业在我区应用落地,依然面临很多困难。
马俊建议,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采购和使用AI农业设备及技术服务的农户和农业企业给予30%至50%的直接财政补贴。设立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鼓励本地企业申报项目,研发适配自治区当地农业生产的低成本AI技术和设备。人才培养引进,增加对应用型人才和产业工人的重视。低空经济正迅猛崛起,农业场景尤其需要“低空+AI”的赋能,对于获得与岗位匹配的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等工种的高级工和高级技师可以认定为应用型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孤岛,为AI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记者 韩瑞利)